top of page

生產者自白


毒菜風波鬧得人心惶惶的那段時間﹐有報導說農夫不敢吃自己種的菜。也有報導說﹐農夫把菜田分兩塊﹐灑農藥的那塊田﹐收成是拿去賣的; 另一塊田不灑農藥 (或只灑少量農藥)﹐種的菜是留給自家吃的。

怎麼會有如此匪夷所思的「雙重標準」?連自己都不敢吃的菜﹐怎麼敢拿出去賣?吃壞人怎麼辦?

自從對市面上很多的產品投下不信任票後﹐我曾費了很大勁尋找能讓人吃得安心的食物、用得安心的日常用品﹐有一陣子更自己動手做豆腐。

從DIY做給自己用﹐到現在把自己做的肥皂、護膚品拿出來與別人分享﹐我對生產者這一角色有另一體會︰生產者﹐其實不僅是在生產產品﹐更在分享一種生活態度和自己身心的實踐。

我是個環保人士﹐也是個善待自己的人 — sustainability 應同時適用於地球和自身。 我認真挑選對環境和身體無害的生活用品﹐也切實把這種態度貫徹在生活裡。生活裡的我﹐日子過得簡單﹐一家三口每個月的電費只需二百多元。每晚睡前看一會兒書﹐然後十一點就睡了。我不讓自己的生活編排得密密麻麻﹐給自己留個空間與心對話。我不喜逛商場﹐偏愛登山的流汗和氣喘﹐不實用的名牌服飾和奢侈品無法引起我的興趣。我家每天拿出門口丟的垃圾少得可憐﹐可以循環再用、物盡其用的資源﹐我們都挑出來。吃方面﹐我對清淡的住家飯情有獨鐘﹐我也拒絕吃魚翅. . .

對於產品﹐我必須自己親身用過﹐覺得滿意、用得安心﹐才會與人分享﹐即「己所欲﹐施於人」— 而我是個既環保又愛惜自己的人。每一樣成品﹐我會從多角度去體驗。除了研究和參考文獻上的述說﹐更重要的是自己細心去應用和感受﹐這往往可以帶來新發現﹐也可藉此拆破一些自小從廣告裡接收而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﹐重新建構自己的護膚認知。

瞭解一樣產品﹐不是憑一擲千金的廣告或明星代言人堆砌出來的印象﹐而應先認識生產者的生活態度和身心的實踐。沒有某種生活態度和價值觀﹐哪能做出讓人安心的產品?

熱門搜尋
文章分類
近期文章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  • Twitter Basic Square
  • Google+ Basic Square
bottom of page